21世纪资管研究院吴霜,实习生杜媛浩综合整理 一、监管和政策
1. 国家发改委第三批专项债项目准备清单已反馈地方,下半年将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发债 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8月1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7月31日,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45万亿专项债券额度已经基本发行完毕。我委通过有关调度机制,加强对专项债券项目建设的调度和指导督促,推动各地方加快资金使用进度。从统计数据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势头较好,这与今年上半年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有很大关系。” 罗国三还介绍,近期我们又组织地方报送了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目前已筛选形成准备项目清单反馈地方,同时抄送财政部、人民银行、审计署。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要求,继续督促指导地方做好专项债券相关工作,加快推进专项债券使用进度。
2. 证监会抽样审阅年报,发现六类问题 证监会昨日发布消息称,在抽样审阅682家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基础上,证监会形成《2021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整体质量较好,但部分上市公司仍对准则理解和执行不到位,主要包括六类问题:收入确认和计量不恰当、金融工具分类与后续计量不准确、或有对价确认和计量不合理、债务重组损益确认时点不恰当、商誉减值测试不恰当、集团财务公司存款列报不正确等。
3. 证监会批准开展菜籽油和花生期权交易 近日,证监会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开展菜籽油和花生期权交易。郑商所网站昨日发布消息称,菜籽油、花生期权合约自2022年8月26日(星期五)起挂牌交易。8月26日当晚起,菜籽油期权合约开展夜盘交易,交易时间与菜籽油期货合约一致。花生期权合约无夜盘交易。
4. 银保监会: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将常态化推进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出台文件推动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常态化经营,以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经营。根据银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投保件数近21万件,累计保费23.5亿元,其中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近3万件。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期也表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成效较好,将出台常态化经营文件,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机构来开展经营,丰富产品供给,使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5.深交所落地首批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 在证监会统筹指导下,深交所近日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业务指引(2022年修订)》,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作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下称“CDX合约”)首批组合管理人,发布“CNI-SZSE深交所主要发行人CDX组合”和“CNI-SZSE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发行人CDX组合”,标志着深交所CDX合约业务正式开展试点。8月15日,
招商证券、
中金公司、
华泰证券、
中信证券、
国泰君安、
申万宏源、
中信建投、
广发证券共8家CDX合约核心交易商,在完成资质备案、交易磋商等准备工作基础上,积极组织和参与首批CDX组合的合约交易及报价,共达成合约32笔,名义本金合计9亿元。
二、 行业和机构
人事变动: - 8月17日晚间,金融壹账通发布公告,金融老兵叶望春正式卸任董事长,仍保留执行董事职务,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沈崇锋接任董事长。
- 8月18日,
红塔证券最新发布关于公司董事、董事长任职的公告,景峰自2022年8月18日起正式履行公司董事、董事长职责,张静、沈鹏履行公司董事职责。
-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芳将入职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补缺投资总监一职,负责投资条线。孙芳在平安资管的其他高管职务,待银保监会任职资格核准。
-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联席副总裁屈庆将入职华创证券出任投资顾问部总经理。另一方面,华创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曾君已离职,并已加入
华林证券拟任公司总助,分管资管,而曾俊正是当年屈庆离开华创后接替其职位的人。同时,券商人事还获悉,华创证券副总叶海钢也已离职,去向暂未披露。
- 辽宁银保监局银行机构检查处原处长、一级调研员初莲萍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违纪违法所得被收缴。同时,本溪市明山区监委研究决定,初莲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 近期,银保监会对内陆续宣布多个司局级人事任命,涉及部门新设和合并。原打非局局长向东调任办公厅主任;原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资金部)主任袁序成调任内审局首任局长;原资金部副主任罗艳君升任资金部主任;原政研局副局长何国锋调任重大风险处置局(打非局)局长;原重大风险处置局局长朱衍生调任非银检查局局长。
-
浦发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再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驻
浦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上海市宝山区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浦发银行总行私人银行部产品经营处产品经理李沛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宝山区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二季度社保基金持仓路径浮现,黄金股受青睐。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已披露2022年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71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合计持股数量达到13.7亿股,市值283.3亿元,相比上一季度实现双增。其中贵金属类股票成为社保基金重点布局的板块之一,前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个股来自该板块。从持股市值来看,
紫金矿业成为社保基金的第一大重仓股。
甘肃拟发行3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补充甘肃省联社等11家机构资本。8月15日,甘肃省财政厅发布的信息显示,该省拟发行30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用于补充11家机构的资本,包括兰州农商行等。值得注意的是,这11家机构中还包括甘肃省联社,这也是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以来,首次用于补充省联社的资本。
中国华融上半年预计亏损188.78亿元。8月16日晚间,中国华融(02799.HK)发布业绩预告显示,经初步测算,该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归属于该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约为人民币188.78亿元。该业绩预告所涉及的财务数据未经核数师审核。中国华融解释称,主要原因一是受上半年资本市场持续波动的影响,该集团持有的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录得较大浮亏;二是受宏观经济承压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相关客户履约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下迁,出于审慎考虑,该集团本期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明显增加。
信托保障基金61.52亿元接盘华融信托76.79%股权。8月16日晚,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所持华融信托76.79%股权在挂牌披露期结束后,征集到一个意向受让方,为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公司。当天,中国华融与信保基金签署《金融企业非上市国有产权交易合同》,本次转让的总代价为人民币615234.07万元。公告表示,本次转让完成后,中国华融将不再拥有华融信托任何权益,且华融信托不再为中国华融之附属公司,不再于该集团的综合财务报表综合入账。此外,该交易还须待股东批准及银保监会核准。
一日5只转债宣布触及下修红线,超40只可转债转股溢价率均超100%。8月17日,至少有5只可转债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
侨银股份今日公告称,截至2022年8月15日,公司股票已有1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85%(即21.45元/股),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此外当日还有
华森制药、
吉林敖东、
亚太药业、
长久物流等公司给出类似表述。除了触及下修红线的转债之外,部分转债已经实实在在的下修了转股价。分析认为近期市场陷入调整,导致触发转股价下修红线,未来如果市场继续调整,可能会更多转债出现下修转股价的案例。
魔幻城投债:91只票面利率击穿2%,机构拿债热情高涨“一债难求”再现。流动性宽松局面下,发债成本不断下降。根据
同花顺iFinD统计,城投债今年1月的平均利率为3.98%,到了8月则降至3.44%,除了2月出现波动之外,平均利率几乎月月走低。截至目前,今年城投债的平均利率为3.83%,相比去年的4.36%和前年的4.33%出现明显的下滑。2022年,已发行的城投债当期票面利率低于2%的已有91只,占同期已发行城投债只数(4866只)的1.85%。其中最低的仅有1.47%。由于城投债今年整体改善,机构拿债的热情高涨,不少城投债甚至出现“一债难求”的局面。今年5月末,曾出现300亿资金疯抢5亿债的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
首批3只“保租房”REITs正式发行。8月16日,备受机构投资者追捧的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正式开启发行。值得注意的是,三只产品认购倍数均超百倍,累计参与认购资金超1200亿元。中金厦门安居REIT、红土深圳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的网下认购规模分别为394.57亿元、362.70亿元、462.62亿元。另外,由于此次三只产品发行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公众投资者认购的初始基金份额不多,占发售总量的比例约为12%左右,面向公众发售的规模约在4.4亿元左右。
企业债主承销商评级出炉,25家券商获评A类。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公布2021年度企业债券主承销商和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价结果。本次受评主承销商合计85家,其中A类主承销商25家,
天风证券、
海通证券、财信证券、
兴业证券、
长江证券等得分位居前列。7家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价结果同步出炉,中诚信国际位列榜首。据悉,本次企业债券主承销商信用评价的对象为2021年度作为主承销商参与过企业债券承销,或承销的企业债券仍在存续期内的85家承销机构。在此次评价中,共有13家券商被评为C类,分别为国都证券、诚通证券、一创投行、
国海证券、宏信证券、
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英大证券、中德证券、中山证券、高盛高华、金元证券和联储证券。
“固收+”权益投资设门槛。有多家基金公司已收到监管窗口指导,未来将对“固收+”产品权益投资比例做进一步限制。据悉,新的监管窗口指导中,权益投资比例超过30%的产品将不能被定义为“固收+”。新发基金中,二级债基与权益资产比例在10%-30%范围内的持有期偏债混合型基金,才能称之为“固收+”产品。权益资产在该范畴以外的偏债混合型新基金,则可能不得以“固收+”的名义进行宣传。这一限制对债市产生的关联影响,引发了市场关注。有分析师认为,一些配股比例过大的机构有补配债需求。此外,机构或将进一步信用下沉来弥补收益。(财联社)
基金公司半年业绩现身,分化加剧。随着持股公募基金的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报相继发布,部分基金公司业绩也率先浮出水平。强者恒强、中尾部公司分化的态势加剧。两家中型公募利润大降之际,头部公募华夏基金逆市实现利润小幅增长,而行业排名靠前的万家基金也稳住业绩表现,实现利润双位数增长。
三家银行同日报喜,两家净利润增速超2成。8月16日,三家上市银行一口气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分别是
南京银行、
江阴银行和
常熟银行,均实现业绩和利润双增。其中,
南京银行和
江阴银行的净利润增速超过20%,
常熟银行也达到19.96%。除了半年报之外,还有13家银行披露了业绩快报,13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全部为正,其中12家实现双位数以上的增长,8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过20%,其中
杭州银行、
江苏银行和
无锡银行的增速更是超过30%。
三、市场和数据
MLF缩量降息“一箭双雕”,房贷利率有望再度下调。8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8月15日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均下降10个基点。此次降息是今年1月政策利率下调后的又一次降息。
2021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1131.80亿元,收益率4.27%。8月18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2021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1131.80亿元,投资收益率4.27%。其中,已实现收益额2245.94亿元(已实现收益率10.09%),交易性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1114.14亿元。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30%,累计投资收益额17,958.25亿元。截至2021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30,198.10亿元(2020年末为29226.61亿元),社保基金权益总额为27005.04亿元(2020年末为26788.13亿元)。
中期协:上半年国内期货市场成交257.48万亿元,同比下降10.08%。8月18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官网发布《2022上半年期货市场发展概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期货市场共成交(单边)30.46亿手和257.4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04%和10.08%。2022上半年全球期货市场成交383.2亿手(单边),中国内地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期货及期权市场总成交量的7.9%,较2021年上半年占比12.9%下降了5个百分点。根据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FIA)统计的成交量数据,2022上半年,中国内地期货交易所中,大商所、郑商所、上期所和中金所在全球交易所期货和期权成交量排名中分别位居第8、第10、第12和第26位。
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截至6月末合计额度超7.2万亿元,合计余额约5.4万亿元。人民银行8月19日发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介绍,详解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共有包括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在内的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合计额度超7.2万亿元,合计余额约为5.4万亿元。
上半年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55.8万亿元。银保监会8月19日发布2022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平均资本利润率为10.1%,较上季末下降0.81个百分点;平均资产利润率为0.82%,较上季末下降0.08个百分点。上半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稳健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67.7万亿元,同比增长9.4%;保险公司总资产26.6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0%。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8月19日发布的《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显示,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增加34亿元。报告显示,上半年,理财产品新发行1.5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47.92万亿元;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3.56万只,存续余额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95.09%,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6个百分点。
前7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17.3%。商务部18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3%,折合1239.2亿美元,增长21.5%。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989.2亿元,增长10%。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2.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高技术服务业增长31.8%。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日本、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44.5%、36.3%、26.9%、23.5%。
股票市场:上周全A指数上涨1.68%;中证500指数反弹幅度较大,全周上涨2.40%;科创50小幅下跌,全周下跌0.96%。上周周期风格反弹幅度较大,全周上涨3.01%;消费风格表现最弱,全周微涨0.58%。上周30个一级行业中,煤炭和石油石化涨幅最大,全周分别上涨8.43%和6.31%;农林牧渔和汽车跌幅最大,全周分别下跌2.07%和0.67%。(苏银理财)
债券市场:2022年8月8日至8月12日,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复、央行引导资金面收敛预期上升、7月通胀数据、7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等多空因素交织下,10Y国债利率小幅震荡偏强运行,债市震荡走强。10年期国债活跃收益率从上上周五2.7560%下行2.85bps至2.7275%;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从上上周五2.99%下行1.7bp至2.973%;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收盘价从上上周五101.05元上行0.21元至上周五的101.26元。(
中信证券)
(作者:吴霜,实习生杜媛浩编辑:方海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