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大股东
吉林敖东连连增持,再令
广发证券的股权结构引来关注,维系多年的“三驾马车”股权结构会否带来变数?
7月11日盘后,
广发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第一大股东
吉林敖东送达的增持股份告知函,
吉林敖东累计增持公司 H 股8413.78万股,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1.10%。变动后,
吉林敖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
广发证券股份约14.14亿股,其中A 股约12.52亿股,H 股1.62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8.56%。
为谋求
广发证券更多股权,短短几个交易日,
吉林敖东频频出手。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
吉林敖东7月已连续两次增持
广发证券H股股份,分别为7月5日增持495.74万股、耗资约5035.33万港元;7月8日增持480万股、耗资约4904.30万港元,合计耗资近亿港元。

从A/H股溢价率来看,
吉林敖东本次增持
广发证券H股算得上是一笔性价比颇高的买卖。7月5日,
广发证券A股收17.78元,H股收10.20港元,7月8日A股收17.44元,H股收10.28港元,AH股的高溢价率,让买入港股性价比更高。
至此,
吉林敖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由3月末的18.06%提升至18.56%,增加了0.5个百分点,较二股东
辽宁成大(17.94%)持股差值也进一步升至0.62个百分点,一季度末时差距仅为0.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
吉林敖东不断“买买买”也引发市场猜测,未来公司是否进一步谋求
广发证券控股权?
广发证券“三架马车”股权结构会否生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增持会给
吉林敖东与
辽宁成大带来一些新的平衡,很难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整体情况短期内难言变化。
广发证券“三架马车”股权结构由来已久 吉林敖东与
广发证券渊源颇深,通过多年来的步步为营,
吉林敖东也从
广发证券的督导对象“买”成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吉林敖东是一家东北药企,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后第二次配股的主承销商就是
广发证券。
吉林敖东称,在配股过程中,
广发证券的整体实力及人员能力得到公司的认可,并于 1999年10月投资2.99亿元认购
广发证券2.99亿股,占
广发证券总股本的14.98%。
2010年,
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时,
吉林敖东成为
广发证券的第二大股东。2015-2016年,
吉林敖东继续通过二级市场和深港通等多次增持
广发证券A股、H股,正式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辽宁成大则退居成为
广发证券第二大股东。
此后数年,尽管
吉林敖东和
辽宁成大均对
广发证券的股权争夺暗暗展开角力,但总体而言,双方彼此制衡的持股格局一直维系至今。
2020年年初,粤民投拿下
辽宁成大控股权,彼时
辽宁成大与
吉林敖东对
广发证券的持股占比仅差0.03%。或许是出于危机感,
吉林敖东也不甘示弱,在当年5月、7月连续出手增持
广发证券,先后3次增持
广发证券港股635.14万股,增持后,
吉林敖东对
广发证券H股持股数目为1.20亿股,持股比例由5.03%升至7.07%。
随后,
辽宁成大增持
广发证券H股也有新动作,同样于2020年11月两次出手,分别增持
广发证券468.66万股和109.44万股,增持后
辽宁成大对
广发证券H股持股数达到1.02亿股,持股比例为6%。

或意在巩固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时隔两年,
吉林敖东进一步增持
广发证券H股。7月5日,
吉林敖东以每股均价10.16港元增持
广发证券H股495.74万股股份,涉资约5036.72港元;7月8日,
吉林敖东再以均价10.22港元增持480万股,涉资约4904.3万港元。增持后,
吉林敖东对
广发证券H股最新持股数目为1.54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9.02%。
根据
广发证券最新公告,自2020 年 3 月 1 日至2022 年 7 月 11 日收市,
吉林敖东两年间累计增持公司 H 股8413.78万股,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1.10%。
变动后,
吉林敖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
广发证券股份约14.14亿股,其中A 股约12.52亿股,H 股1.62亿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56%。从H股持股数变化来看(7月8日为1.54亿股,7月11日为1.62亿股),
吉林敖东在7月9日至11日期间似乎仍有“买买买”动作。

至此,在对
广发证券的持股上,
吉林敖东与
辽宁成大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至0.62个百分点。
广发证券今年一季报显示,
辽宁成大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A股和H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7.94%,彼时
吉林敖东与
辽宁成大的差距仅为0.12个百分点。
长期稳定的股权结构向来也是
广发证券引以为豪的核心竞争力,在2021年年报中,
广发证券表示,股东
吉林敖东、
辽宁成大和
中山公用22年来一直在公司前三大股东之列,确保了公司管理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公司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路径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增持会给
吉林敖东与
辽宁成大带来一些新的平衡,很难出现一股独大的局面,整体情况短期内难言变化。
今年来9家A股券商遭股东减持 今年来,A股市场波动频繁,板块加速轮动,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股也被资本密切关注,股东增减持动作也并不鲜见。数据显示,今年来已有10家A股上市券商发生股权变动,这其中,
国元证券是唯一一家获增持的券商,
中银证券、
中金公司、
国信证券、
华安证券、
南京证券、
第一创业、
天风证券、
红塔证券、
东方财富等9家券商则遭到股东减持。

进入6月,券商股被减持的频率也不断加大。6月21日,
红塔证券发布的股东减持进展公告显示,2022年3月22日-2022年6月21日,云投集团减持了
红塔证券3301.70万股,减持比例达0.70%,减持均价为9.40元/股,减持总金额达3.1亿元。
6月20日晚间,
华安证券也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6月16日,安徽国控集团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了
华安证券股份5000万股,占
华安证券总股份的1.06%,
皖能电力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约232万股,占总股份的0.05%。
此外,6月13日晚间,
中金公司、
中银证券、
第一创业同时发布股东减持公告也引发关注。
中金公司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海尔金盈计划减持不超过1.35亿股A股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8%。6月28日晚间,
中金公司再度公告称,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海尔金盈的通知,近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9355万股,占中金总股本1.94%,减持总金额高达36.85亿元。这意味着,短短半个月时间里,海尔金盈的减持计划已完成过半。
中银证券6月13日也发布公告称,金融发展基金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167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5%。自2021年4月以来,金融发展基金已经多次减持
中银证券的股份,上次减持计划期满是在今年5月28日。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
中银证券今年以来第8次发布减持类公告,
江西铜业、云投集团对
中银证券也有相关减持动作。
第一创业披露的股东减持进展则显示,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6月12日期间,持股5%以上股东华熙昕宇未减持该公司股份。若华熙昕宇按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其持有
第一创业的股份比例将降至5%以下,不再是其持股5%以上的股东。
在一片密集减持之中,
国元证券获增持成为了A股券商独树一帜的存在。5月4日,
国元证券公告称,国元金控集团于4月29日增持了公司股份168.46万股,斥资合计人民币1000.01万元,后续国元金控集团计划在六个月内继续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区间为5000万元至1亿元。增持后,国元金控集团持股比例为21.52%。
性价比更高,券商H股颇受股东青睐 相比之下,作为更加“便宜的筹码”,上市券商H股股份明显更受资本青睐。除
广发证券外,今年来,
中信证券、
东方证券、
海通证券H股股份也先后获得股东增持。
5月4日,越秀金控增持了275.5万股的
中信证券H股,涉资约4616.86万港元。增持完成后,越秀金控在
中信证券H股的持股达到2.38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9.09%。2022年还未过半,这已经是越秀系第五次增持
中信证券H股了。
7月6日,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增持了300万股
海通证券H股,每股作价5.27港元,总金额1581万港元。此番增持后,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74亿股,持股比例为8.03%。这也是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今年来第二次增持
海通证券H股,此前4月21日,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以曾增持
海通证券H股300万股。
4月20日,宁泉资产以每股均价4.615港元增持
东方证券80万股H股股份,涉资约369.2万港元。增持后,宁泉资产最新持股数目为1.43亿股,持股比例由13.93%上升至14.00%。此前2月16日,宁泉资产增持
东方证券H股股份37万股。
(文章来源:财联社)